美国从1985年5月起,先后在太平洋舰队、地中海、西太平洋及北极冰盖条件下对潜极低频通信均试验成功。1986年底,两台同时完工,交付给海军投入使用,随后,在美国所有的核潜艇上逐步安装上超/极低频接收机。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近30年中,美国在超/极低频对潜通信技术的研究中,花去了数亿美元,1982年与通用电话和电子设备(GTE)的一项合同就达1.21亿美元之多。英国和法国也是有核潜艇的国家,尽管它们可以利用美国的超/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,但是,它们还是在研究自己的超/极低频对潜通信技术。从1984年12月起,美国官方公开了它们在建立自己的超/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。1985年8月,美国派出了一个**小组去帮助英国在苏格兰地区考察发射机站址,1986年在那里选站架设一付22公里长的发射天线,进行技术论证。法国也是从1984年开始从事有关研究工作,法国汤姆逊无线电公司和CGE公司就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。其中,接收机天线采用了超导量子干涉器系统。
人类认知世界主要依靠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味觉等途径。我们常用的传感器主要有声、光、电、力、磁。麦克风、喇叭、超声波以及声呐均属于声学传感器或声电传感器。照相机、摄像机、摄像头、肠镜、胃镜等属于光学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。红外相机、X光机、CT、雷达、电视机、手机等均属于电磁辐射传感器。常见的力传感器莫过于电子称。我们发现声、光、电、力传感器的应用十分普遍,而磁传感器应用很少甚至还停留在指南针时代。为什么磁法测量滞后呢?原因是地球本身是一个强大的磁体(磁场强度约为104nT),而我们欲感知的目标磁场往往非常弱小(比如心脏的磁场约为10-6nT),相差一亿倍以上。如何在强大的环境磁场中获取微弱的目标磁场?是一项困扰科学家的重大科学问题。超导磁力仪由超导量子干涉器(SQUID)、超导磁梯度计、磁强计、全张量算法软件、低噪声放大器等组成,灵敏度达到10-13T,较好地克服了地球磁场的干扰,灵敏度高于地球磁场的梯度,是一种可以解决强磁场背景下获得弱磁场目标信息的技术。超导磁力仪是发展海洋战略、深空、深地战略的主要传感器,在磁导引、潜艇探测、对潜通信、UUV及水中目标探测以及海底光缆探测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前景。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,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。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友情提醒: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,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,请谨慎对待,谨防上当受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