楸树嫁接苗以袋接劈接和芽接为主。切取接穗时,先将接穗留一软芽,在芽上1cm芽下3~5cm处剪下,修成楔形待接,离地面3~5cm处剪下砧木,选择光滑面沿髓心劈3~5cm深,注意接穗与砧木形成层对齐,然后用湿润的土壤封好切口,10~15天后即可萌芽出梢。组织培养是扩大良种资源的手段之一,楸树茎尖作为外植体,可进行组织培养,并建立了楸树再生体系,筛选出诱导不定芽生长和分化的培养基为MS+,不定根分化生根培养基为1/2MS+,根长1~2cm,苗高3~4cm的组培苗,经室内瓶练7天后移栽。近几年来,通过对砧木的创新发明,实现了梓树砧木嫁接快速繁衍的良种育苗新技术,利用梓树的结实量大、繁殖容易、根系发达、适应性强等特点,先培育梓树的实生苗作砧木,再将难以繁衍、良种资源匮乏的楸树作接穗,通过嫁接方法,迅速培育出楸树良种壮苗。该品种当年可高达,地径,苗高比较高为5cm,比较大地径6cm。当年育苗当年造林。
宋朝陆佃撰写的《婢雅》(11世纪后期)中述楸木“取材为器,其音淸和”。明代朱楠所著的《救荒本草》(1406年)也称:“材堪称器”。后魏伟大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《齐民要术》中阐述:“车板、盘合、乐器,所在任用。以为棺材,胜于松、柏”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号座汉墓棺材系楸树制成,埋藏在墓内两千多年,刨去表面的漆层,木料依然完整不腐。楸树被称为“木王”,历史悠久。从文献记载看,来自于《埤雅》,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。根据日本《树木大图说》记载,楸树的别名有:梓、木王、角楸等。可以看到“木王”的美称,也随楸树飘洋过海而名扬天下。古时候,有些棺材叫“梓棺”,棺材木工叫“梓人”、“梓匠”,木工制材叫“样材”。看得出楸树在古代人的心中,占有多么崇高的地位。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,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。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友情提醒: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,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,请谨慎对待,谨防上当受骗。